媒介圆舞曲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年9月5日 晚上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媒介即隐喻”,意指强势媒介本身的特点足以改变甚至重新定义世界。典型的例子就是波兹曼认为,电视时代的人们比文字时代的人们更不爱思考,而这是电视技术本身决定的。

我想在这个部分讲讲我与熟悉的那些媒介的故事。我肯定不足以像波兹曼一样把这些媒介全部分析一遍,权当一个闲人的随笔好了。

印刷品

油墨香陪伴我度过了大部分童年和少年时光。

记忆里第一次去书店是在4岁,我妈带我去了市里的新华书店。在我为数不多的童年记忆中,发生在这里的片段的比例高的吓人。特别是小学阶段,沉默寡言的我没有什么与伙伴玩耍的记忆,却依稀还记得我当时看的哪些书:郑渊洁的皮皮鲁与鲁西西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可怕的数学”(应该是叫这个名字)数学科普书,各种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类似《哈佛学生都爱做的1000道逻辑训练题》的这类书,丁丁历险记漫画书,还有一些老师要求看的书(比如四大名著)。因为特别爱看书,我在三年级看图作文阶段作文“水平”碾压班上其他同学,后来大家词汇量都上来了我就掉下去了。初中我对文字没有那么热衷了,大概是作业变多的缘故,不过还是看了《三体》,《从一到无穷大》,《人类简史》三部曲这些书。这一时期我看书完全被我对理科、历史的兴趣牵着走,没有阅读很多文学作品,想来还是比较遗憾的。

到了高中,由于我终于克服了孤僻的毛病,与人有了很多交流,得以对知识海洋的浩瀚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我开始知道,书是读不完的,哪怕是一个小领域的书,都要用毕生时间去读。我买了一个kindle电子书,有时也自己去书店买书。但少年在知识之屋的冲撞总是无力而少有成效的,在每个方向我都浅尝辄止。更何况有竞赛和高考的压力,其他娱乐方式的挤占,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不过现在回想那些捧着书的日子,还是有许多触动的瞬间:徘徊在图书馆顶楼,在星光下读“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何尝不是对真理的渴求?高考前一个月,在课间翻着毛姆《人生的枷锁》,又何尝不是对未来的迷茫?琳琅满目的方所书店里走走停停的身影,发现与好友共同喜欢一本书时的欣喜,这些珍贵的记忆让我对书的热爱始终得以保留。

书,多么古老,多么有魅力!跟随作者的脚步,深入、顿悟、惊叹!忘记时间的流逝,书的线性结构代替了时间感。文字看上去比图像、视频简陋,但却有引人入胜的力量,原因可能是文字最容易被作者完全把握,是语言的直接转化,是思想的手。如同那句被用烂的名言,读书就是与人谈话,讲话者不知疲倦、井井有条,倾听者也有余地细细品味,这就是为什么读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喜欢读书,我连带着对所有的长文本信息都都多了几点兴趣和耐性,尽管它们没有写在纸上。

报纸

杂志

书信

电台/广播

电话

电视

互联网

一点题外话

我认为,互联网是技术无政府主义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最新时代发展中最突出的一种形式。卡尔·波兹曼在说明媒介对历史的作用时举了一个例子:火枪出现以后,尽管短时间内仍然只有封建领主使用的比较多,但它能打穿盔甲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它终有一天会被普通民众握在手中,并见证了骑士时代的落幕。民族主义和共和思想,由于它们能提供新的凝聚力,让军队不再仅限于贵族子弟,法国大革命后的拿破仑军队才所向披靡;即使拿破仑失败了,封建帝国们也不得不扩充军队(因此必须推行全民义务教育、民族主义和国家福利),否则迟早会被第二个拿破仑打败。就这样,技术和思想藉由其本质上的先进因素,即使短时间内被反动势力劫持、打压,也终究会改变世界,推动历史的进程。

互联网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其对现实世界的依赖比起印刷品来说要小和隐蔽得多,使得像“大罗马尼亚打字机法”这类行动无法生效,从而使得创建一个相对独立的网络世界成为可能;其功能又要比电话、电报要丰富得多,有匿名性、方便形成群组、方便面对大众、与各种平台相连接等等,信息、思想的创造、传播和接收都非常方便,是划时代的技术进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互联网诞生三十余年后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使用,并逐渐融入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给了寻踪“真正的大众文化”的可能性,不同阶层、地域之间的沟通不再需要经过中间人的选摘。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是“现代巴别塔”的第一块基石。

QQ

贴吧/Reddit

微博/Twitter

微信

聊天
朋友圈
公众号

b站/Youtube

Discord

知乎/Quora

抖音快手/Tik Tok

bb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