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同性恋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1月28日 晚上
本文是“性相关”系列的第二部分,性质上是一个汇总,主要讨论性取向相关的问题。具体讨论方向则包罗万象,同性恋(广义,下同)与性、爱情、社会、政治、哲学、生活之间的话题,想谈什么就写写。当然,这一切都基于我极其浅薄的知识和经历,仅仅作为自我记录和分享。
我本人是双性恋。这个结论虽然粗放,但是经过了我多次深思熟虑的检验。过去十多天我一直在混gay圈,从初入时的好奇到现在准备退出,虽然连浅尝辄止都算不上,但已足以让我对同性恋相关的情况感兴趣了,并把一些想法记在这里。
同性恋基本知识
首先,同性恋都是人。
这必须放在第一章。然而其内容多而杂,所以我可能随缘补充。另,因为我是半个gay,所以有些内容可能主要以gay为参照,而les可能就考虑较少,跨性别、无性恋等等就更少了。
同性恋指以同性为对象建立浪漫吸引、性吸引和性行为的亲密关系,或者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自我认同。它的成因是多起源的:基因、孕育环境、婴幼儿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等等,每一种大原因(比如基因)又是由许多更具体的原因所构成的,因此本质上是不可预测和溯源的,也谈不上“预防”了。正因如此,无论古今和地区,每年的新生儿会稳定的有5%至10%会发展为同性恋。性取向在成年后不久基本成型,目前所有针对同性恋的“矫正”“治疗”不仅全无效果,而且不少会对ta们造成极大伤害,有人从此对任何人都没有了欲望。因此,成为同性恋不是同性恋者“选择”的,ta们大多数人无法选择,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强迫ta们选择。同性恋的成因不仅复杂,而且隐蔽,那些大众认为可能对同性恋形成“促进”的原因(如幼年被性侵、同性恋文化等等)其实占比都非常小,大多数同性恋都是在基因、孕育和成长中的各种细小瞬间积累的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性取向。一句话,同性恋的形成是不可控的。
(更新)
LGBT大家庭是多元的,可以大致分为性向(sex)和性别(gender)两个维度。性向指一个人建立浪漫关系和性关系的对象之性别,而性别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同性恋属于性向问题,而跨性别属于性别问题。围绕这两个维度都有不少从生理学到社会学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粗放的分类标准。其中性向包括异性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还有无性恋。
为什么“泛性恋”等概念不属于此列呢?因为作为一个严肃的概念,它背后必须要有科学的基础。而如”泛性恋“这样的概念,它与双性恋的唯一区别就是它反对性别二元论,问题是这属于一个人的思想范畴,没有任何生理上的基础使一个人成为泛性恋,因此它与LGBT存在根本上的差异。我认同泛性恋的概念,但有人问起时我仍然只会说我是双性恋。我也不支持国外LGBT后面跟一长串字母的做法,那样就变味了,并且舍弃了LGBT运动最重要的武器——性取向的不可控性。
性别问题主要是跨性别,包括mtf(male trans female), mtx, ftx等等。这些我并不了解,就不多介绍了。
上面说的两个维度,只是传统的分法。最新的研究已经指出,人的一生中可能发生性向流动(sexual fluidity,相对应的概念还有性别流动gender fluidity)。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取向随着时间推移是有可能改变的。这种流动,和性取向本身一样,也是基本上不可控的。性向流动经常在双性恋身上发生,但也有其他性取向的人会流动。此外,性向流动通常发生在25岁前的青年时期。
传统的分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过于机械,把人都归类到这几个类别之中。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性向不是分立的,而是连续的,称为性向光谱(sexual spectrum)。最常用的性向光谱是金赛量表(Kinsey Scale),比较简单,认为从完全异性恋到完全同性恋之间有许多个状态,体现为偏异性恋/同性恋的程度。最新发展的光谱变得非常复杂,可以表示人们对无性恋,甚至BDSM活动的偏向程度。性向光谱理论能够解释很多现实中的现象,但我认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增强它的科学性。
最后,有关性取向的理论最近发展的非常迅速,产生了大量的新概念、新名词。这部分是因为西方如火如荼的LGBT和身份政治运动使得这些理论有很强的现实需求。不过,我作为LGBT的一员还是希望这些研究能够更稳扎稳打,有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而不是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庸品。